連續十八年蟬連頭號死亡原因,癌症一直是國人最大夢魘。
其實任何疾病都是預防重於治療,而且預防所費最為經濟。關於癌症的預防,主要有下列四項:
一、 生活習慣:例如維持規律的生活作息,適量的運動,保持正常排便
慣、戒煙酒及檳榔。
二、 飲食習慣:攝取均衡營養、定時定量、少食用刺激性或化學劑處理過食品及不要吃發霉或煙焦的食物。
三、 生活環境:不要過度曝曬在太陽下、避免放射性物質照射、避免接觸 致癌的化學藥劑並小心職業災害,例如人體接觸到石油、瀝青、煤煙、焦油等會引起皮膚癌;吸入石綿粉塵、芥子氣、煤焦油氣體、砷化物等會引起肺癌;長期接受放射線照射,易引起白血病;經常接觸放射性碘、釷、鈾等,會引起甲狀腺癌和骨肉瘤;接觸氧化鎘的老工人易發生前列腺癌等等。
四、 健康檢查:每年至少接受健康檢查一次。注意肝功能、肺部、乳房、子宮、食道、胃、腸的變化比較。
以上四項,都是重要的防癌措施,而其中,有關飲食管理部份,可再深入探討如下:
(一) 建立良好的飲食習慣
- 飲食不當對身體健康的確有影響。美國國家癌症機構建議以下的飲食守則:
- 減少脂肪攝取至百分之三十以下的食物熱量(卡)含量。
- 每天增加高纖維食物的攝取量,至少要二十~三十公克。
- 每日飲食必須包含多種不同的植物及水果。
- 避免肥胖。
- 節制酒精性飲料的飲用。
- 減少食用鹽醃、醬泡和燻烤處理過的各種食物。
(二) 多食用鹼性食品
鹼性:即植物性食品。如蔬菜、水果、海藻類。
蔬菜─色澤較深的蔬菜,鹼性度越高。
海藻類─昆布、海帶、裙帶菜、海蘊、羊栖菜等都是強鹼性食品。
酸性:即動物性食品、包括牛奶、乳酪。
令人意外的事,糙米、白米、麵粉等等,也都是酸性食品。
(三)多食用高纖食品
- 纖維素可吸附水、脂肪、類固醇和膽酸,使糞便量多而軟,從而降低膽酸等致癌或前致癌物的濃度。
- 纖維素對膽酸、膽鹽、膽固醇及其代謝物有特殊的親和力,從而促進這些物質的排泄。
- 纖維素可刺激腸蠕動,促進排便,縮短腸內容物在腸內的停留時間,從而減少腸黏膜與致癌物質接觸的時間。
- 纖維素能降低腸內PH值,影響腸道菌叢,從而減少腸內膽固醇和膽酸轉變為致癌物質的維生物轉變。多吃富含纖維的食物,還能防止和治療便秘。
(四)抗癌品的攝取
平常所吃的食物中,有些具有一定的抗癌、防癌作用,不妨選用做成抗癌菜膳或日常飲食中多吃攝取。這些有直接或間接抗癌作用的食品,包括下列各項:
食用菌:
這類植物是癌症患者最理想的食品,不僅營養豐富、美味可口,又具有強烈抗癌活性。如香菇、洋菇、草菇、猴頭菇、木耳、銀耳等等,皆十分適合做成菜餚的食用真菌。
新鮮蔬果:
許多蔬菜水果含有能抑止致癌物質在體內形成的作用,頗具防癌抗癌效果。如維生素C含量豐富的蔬果、富含解毒防癌物質引朵類化合物的十字花科 植物,均屬此類。如甘薯、菠菜、芹菜、青椒、莧菜、韭菜、青蒜、番茄、草莓、柑橘、柳丁、蘋果、鳳梨、棗子、奇異果、豌豆、南瓜、豆芽等等,都是含有能破壞、分解、阻止致癌物質亞硝胺的蔬果。而包心菜、菜心、芥菜、油菜、白菜、榨菜、蘿蔔等十字花科蔬菜更宜多吃、常吃。
維生素A食品:
實驗證實維生素A具有多種抗癌作用,能充分發揮預防和抑制各種部位癌的發生及麟狀上皮組織變性。一般認為,對防治支氣管癌、肺癌、大腸癌、胃炎和肝炎效果較好。動物肝臟、蛋黃、牛奶、魚肝油均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,不過長期或大量補充維生素A會發生毒性反應,最好還是從植物中攝取能轉換為維生素A的蔬果比較安全,如胡蘿蔔、青江菜、菠菜、地瓜、木瓜、芒果、番茄等。
海產品:
將海產品列為癌症的忌口物,這並不太正確,例如蛤蜊、牡蠣、魷魚、烏賊所含的蛤素,海參中的粘多糖 ,海帶、紫菜中的碘,均對某些腫瘤有抑制作用。其他如海蜇皮、淡菜、鮑魚、烏龜、蝦蟹都可產生輔助治療作用,又可提供多種養分,不應忽略海產品的抗癌防癌價值。
其他類:
肉類、肝、腎、海產,穀物、蛋類、蘆筍、芝麻、啤酒、酵母含硒較多,麥片、蕎麥、豆類、麥芽、堅果等含鎂豐富,還有含鉬較豐的豆類、穀類、葉菜類、動物肝或腎等等,這些微量元素對癌症防治也很重要。此外,具有增強抗癌能力的荸薺、薏仁、菱角、扁豆、百合、山藥、無花果、烏龍茶、芋頭等等,都可以攝取。
參考書目: 怎樣有效對抗癌症,童彥
摘錄http://www.n-mart.com.tw/docs/a23.htm 感謝網友~楊旭平的整理分享
留言列表